报告人简介
张亚平 院士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重要刊物Hum Mol Genet 、Natl Sci Rev、Zool Res、Integr Zool 编委。建立我国第一个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库,任我国生命领域首个大科学设施——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动物种质资源库主任。通过推动西南家猪分子育种与转化医学研究基地的建设,为国家生猪种业与大动物医学模型研究与转化应用提供平台支持及源头创新的育种新材料和疾病模型创制。
研究方向:主要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多样性的演化及机制,澄清了灵长类、食肉类、两栖爬行类等动物类群系统与演化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揭示了东亚人群进化的一些规律和一些民族的演化历程。系统地研究了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遗传多样性,发现遗传多样性贫乏与物种濒危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确定了家犬的东亚起源,证明东亚是家养动物驯化的重要区域。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作用下基因组进化的研究,揭示了一些重要的动物适应进化和畜禽经济性状形成的遗传机制。在Science、Nature、Nature Genetics、PNAS 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500余篇,专著1部。由于在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获生物多样性领导奖(亚洲首位获奖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和2014)等奖项。
李劲松 院士(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方向:利用核移植和干细胞技术,成功地建立了可无限增殖的小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又称为类精子干细胞),并证明其可功能性地代替精子繁育健康小鼠,创建了半克隆技术。于2015年发现H19-DMR和IG-DMR雄性印记基因表达调控区域是半克隆胚胎发育的主要障碍,通过敲除这两个区域使健康半克隆小鼠出生率提高了10倍;实验室还建立了人的类精子干细胞及食蟹猴和人孤雌单倍体胚胎干细胞。这些系统性研究成果产生了集单倍体性、自我更新、多能性和“受精”能力为一体的新型干细胞,为揭示有性繁殖的奥秘、深入进行生殖发育的转化研究和造福人类生殖健康的重要工具。基因编辑是研究其功能的主要手段,然而,哺乳动物的精准复杂遗传改造仍然困难重重。类精子干细胞突破了精子不能被遗传编辑的瓶颈,可携带不同的基因修饰或基因编辑器,并通过“授精”传递到小鼠胚胎中,为精准和复杂基因编辑小鼠的构建及在体遗传筛选奠定了基础。2015年以来,我们利用用该技术体系,围绕发育生殖、疾病模拟、染色体工程等开展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拓展了哺乳动物遗传改造研究的领域。
杨维才 院士(崖州湾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遗传学会杨维才理事长,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国际重要刊物Molecular Plant, Science in China: Life Science, New Phytologist等编委,Seed Biology主编。
研究方向:(1)植物生殖发育的调控机制和进化机制:利用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多学科手段,解析开花植物精子传递、雌-雄配子互作、双受精和胚胎发生的分子机制,了解植物生殖发育机制的进化规律。(2)豆科植物共生固氮机制及其生物技术改良:利用分子遗传学和蛋白组学等手段,解析豆科植物共生固氮微环境构建和维持的分子机制,探索实现非豆科植物固氮的途径。在Cell、Nature、NaturePlants、PNAS 等国际刊物发表SCI论文,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朱冰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
研究方向:(1)表观遗传学的可塑性和可继承性。多细胞生物的多种细胞类型拥有同一基因组体,却各不相同,并拥有各自独特的基因表达谱。这被认为是由表观遗传学机制实现的对DNA承载的遗传信息的精细调控。表观遗传学信息需要同时具有可塑性和一定的可继承性,以确保不同类型细胞可以得到分化,又可以在分化后维持稳定。本实验室的研究兴趣为:1. 表观遗传信息的建立与维持机制:多种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是经典表观遗传现象的重要调控因子,本实验室试图通过结合生物化学,定量蛋白质组学,高通量基因组分析和高通量筛选来鉴定并理解参与表观遗传信息的建立与维持的新机制。2. 染色质修饰酶的活性调节:大量的染色质修饰酶已被鉴定,但对它们催化活性的调节机理研究较少。染色质修饰酶常被认为是机械性的催化机器,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染色质修饰酶更可能是聪明的艺术家,可以视基因转录状态的不同和染色质环境的不同调节自己的活性,以谱写不同的修饰曲调。对染色质修饰酶活性调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对表观遗传学机制的理解,也有助于更好的设计干预染色质修饰酶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因为多个染色质修饰酶被认为是潜在的药物靶标。
傅向东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基石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工作)。
研究方向:1. 植物激素与环境互作调控植物生长与代谢协同作用机制。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内源激素(如赤霉素、生长素等)和可变环境(如光、土壤营养和水分等)的共同影响。1)系统阐明DELLA蛋白是赤霉素与其他植物激素、光和氮营养等互作调控植物适应环境变化复杂网络的关键节点。进一步发现赤霉素信号途径新核心元件NGR5,揭示了NGR5-DELLA互作响应赤霉素信号和土壤氮水平共同调控水稻分蘖和产量的表观遗传新机制;2)建立了将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氮代谢作为统一整体来研究作物高产高效协同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发现DEP1、GRF4、HY5等多个整合并促进光合作用、氮代谢和植物生长的核心调控元件,揭示了植物生长与代谢平衡的调控新机制。 2. 解析作物高产、优质和氮高效协同改良的遗传调控网络并应用于设计育种。解析水稻高产、优质和氮高效协同改良的遗传调控网络,为打破“优质不高产”、“高产不高效”育种瓶颈提供多模块组装的品种设计新策略。从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入手,克隆了多个协同提升稻米品质、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关键基因,绘制了高产、优质和氮高效协同改良的OTUB1-SPL14-GW8-GW7-dep1-gs3-MADS1复杂而精细的遗传网络,设计并育成了高产优质高效的“中禾优”系列国审水稻新品种。
王婧 教授(四川大学)
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青年编委。
研究方向:主要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多组学数据(基因组、转录组、三维基因组、甲基化组、代谢组等)进行整合研究,通过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结合,最终致力于解析植物适应性演化的分子遗传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演化基因组学;物种形成的群体遗传学;适应性演化的分子遗传机制。
陈嘉瑜 教授(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系书记/副主任,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
研究方向:以细胞全能性向多潜能性、多潜能性向单能性及单能性向多潜能性转变的三种不同细胞命运转变模式为研究系统,解析了该过程中的转录组、DNA修饰及染色质高级结构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联,提出了细胞命运调控的新机制或重要因子的新型作用方式,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Cell Stem Cell(封面),Development Cell和Protein Cell(封面)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20)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2)。
蒋维 青年研究员(复旦大学)
上海市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首席科学家,《Journal of Genetics and Genomics》青年编委。
研究方向:1、肿瘤及其微环境新靶标的鉴定及作用机制研究:应答于氧气的蛋白质羟基化修饰酶和底物等在肿瘤恶性进程中的代谢特征、作用方式及干预研究。2、调控肿瘤微环境的活性小分子发现及作用机制研究:靶向肿瘤微环境的可干预环节和新靶标,建立多种化合物高通量筛选体系,评价候选化合物调控肿瘤微环境的作用方式和抗肿瘤活性。